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07月30日 20:52 4061 阅读本刊记者:牛静
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东湖中心”)始建于1958年,60多年来,几经重组变迁,成长为“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共体总院)三级垂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东湖中心在2024年的业务收入近1.2亿元,是很多同类医疗机构望尘莫及的佼佼者。何以出类拔萃?“一方面,东湖中心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创建学科优势,形成品牌效应,如依托医共体总院成立的口腔科与浙江省学科影响力最强的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构建了三级口腔医疗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挖掘群众需求点,敢于创新和突破,如在2018年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社区医院伤口护理专科门诊,2020年成立了浙江省首个社区医院儿童口腔门诊。”翁芳明院长总结了东湖中心强势发展背后的原因。虽硕果累累,但东湖中心始终精进不休。据了解,构建“AI慢性病管理+医校融合健康教育+中医药服务”的三维健康服务体系是东湖中心近年来创新实践的又一硕果。
AI赋能慢性病管理,为疾病防控装上“智慧引擎”
AI时代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核心领域。“我们要学会拥抱新技术,并思考如何驾驭它,这是进取者的生存法则。”翁芳明院长谈到AI时,语气中充满了兴奋。谈到AI在东湖中心的应用方法时,翁芳明院长介绍:“在电子健康档案与HIS系统间搭建AI平台,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和全域数据融合生成动态健康画像,精准预测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等慢性病风险,不仅能为患者个性化定制健康处方,更能将风险预警窗口大幅提前。”可见,AI作为“智慧引擎”,实现了从数据记录到决策建议的跨越。据了解,目前在东湖中心辖区,AI管理慢性病患者的覆盖率已达到100%,重塑了基层慢性病防控的新防线。
启动“一校一品”项目,让健康理念融入校园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健康守门人’的定位和使命。基层医疗机构是疾病预防中重要且关键的第一道防线,而健康教育则是疾病预防最基础、最有效、最经济的策略。”谈到2025年5月启动的“一校一品”项目时,翁芳明院长满怀诚挚地介绍了该健康品牌建设项目的初衷。据了解,在“一校一品”项目启动前,翁芳明院长带领团队走访了辖区内的每所学校,深入了解校园内的健康需求,并通过调研问卷、体检数据评估等方式确定每所学校的需求,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健康教育。为确保项目长效落地,东湖中心搭建了由医务人员和教师组成的“健康教育导师团”,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与课程研发,并建立动态评估体系,从而使校园健康教育项目形成“精准定位+差异化设计+长效机制保障”的科学模式。
依托区域优势,创建“1+3+N”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2024年,杭州市临平区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省级评审。依托中医药文化的区域优势,东湖中心创建了“1+3+N”的中医药服务新模式(1个中医药文化枢纽,即大运河中医药文化带临平段;3类服务场景,即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医防协同、医养结合;N项特色技术,如针灸、推拿、贴敷等),旨在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在谈及中医药相关具体服务内容时,翁芳明院长举例介绍:“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为高血压、糖尿病等8类重点人群制定包含中医体质辨识、中药调理等内容的服务包;针对0~3岁婴幼儿,开展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总之,中医药服务覆盖了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全生命周期。”据了解,2024年,东湖中心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达9 201人次,管理率达75.35%;0~3岁儿童管理3 275人次,管理率达86.34%。
近年来,东湖中心以“医校协同筑根基、数字AI提效率、中医药服务强特色”的三维联动打造了基层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新体系。谈到未来,翁芳明院长满怀期待地说:“未来,突破和创新将始终伴随我们的前行之路,期待我们能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更多基层样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