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人物 > 文章详情

郭文璐:从临床一线深耕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掌舵人”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10月10日 15:50 3539 阅读

本刊记者:陆慧

作为济南市民族医院东院区院长、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街道办事处东城逸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郭文璐身上有着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鲜明特质——聊起周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如数家珍,说起患者的病情专业又温情,谈及团队管理热情又真诚。这位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三级教授,一直扎根在临床一线。从内科医生到全科专家,再到现在的中心主任,郭文璐从未脱离过临床,她坚持“以务实为根、团结为魂”,短短一年就使中心门诊量、病房使用率、患者满意度再攀新高,她用行动诠释了“从临床中来,到管理中去”的基层管理智慧。

扎根临床一线,以专业筑牢“行医底气”

“医学发展特别快,临床知识更是日新月异,如果不每天和患者接触,很容易跟临床脱钩。”这是郭文璐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后来即便成为管理者她也要坚持出门诊的原因。1991年郭文璐从临床医学院毕业后先是在内科工作,后来通过转岗培训成为一名能应对慢性病、多发病的全科医生。

3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临床一线,专业能力及影响力屡获肯定。2018年获评主任医师,2024年晋升为三级教授,并担任山东省基层卫生协会第一届中医药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个慢性病专委会的专家,还曾获济南市基层卫生先进个人、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等20余项荣誉。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为她后续形成务实、高效的管理风格筑牢了根基,更成为她赢得团队信任、凝聚团队力量的底气。

以务实聚人心,让团队“敢干事、能成事”

2024年11月,郭文璐开始担任中心主任,面对机构中医特色的转型要求,她认为第一步要解决的不是“业务增长”,而是“团队信心”。作为从临床走出来的管理者,她深知医生的顾虑——怕误诊、怕纠纷、怕能力跟不上。为此,她带头每周固定坐诊,参与疑难病例讨论,用30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团队“撑腰”,鼓励大家转变思维,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贯穿临床始终。为了提升团队医生的中医业务能力,她安排2名中医副主任医师牵头,从“辨证开方”到“针灸实操”手把手带教;为弥补西医的中医短板,她鼓励中心西医开展“西学中”。同时她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将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与绩效直接挂钩,打破“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局面。在她的带领下,“全院上下一条心”不再是口号。2025年上半年,中心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这份数据背后是居民的充分信任,更是中心员工凝聚力和责任心的体现。

以患者为中心,让基层服务更有温度

在基层,服务细节是影响老百姓就诊感受的关键。郭文璐把在临床上积累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把服务做到细致入微。她发现患者常因诊室分散在1~3楼来回奔波,为了方便居民就诊,她重新规划布局:把全科、中医科等居民就诊高频科室集中到一楼,并且反复测试患者的就诊路线,让患者“少走一步路”,这份细致让居民赞不绝口,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心的温情与专业。

郭文璐还把“健康服务”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针对辖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她联合济南老年人大学舜信社区教学点开设中医保健课堂,传播中医保健知识;与学校、幼儿园共建“卫·教融合,一米健康”项目,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做体检、讲健康知识。郭文璐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但对居民来说是大事,这就是把健康服务落到了实处。”

从临床医生到中心的管理者,郭文璐的身份变了,但“为居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始终没变。她不搞“花架子”,所有管理举措都瞄准“患者需要什么、团队缺什么”;她不唱“高调”,却用门诊量的增长、团队的凝聚力、患者的满意度证明了一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的智慧和担当。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