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风采 > 文章详情

借势而进,努力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基层医疗机构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01月17日 13:44 1517 阅读

牛静

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隶属于市南区卫生健康局。中心现有在职工作人员47人,从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两个方面管理着八大湖街道5万余居民的健康。据了解,在城区医疗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中心的周门诊量大约是其他“兄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月门诊量。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心门诊量(52 551人次)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48.5%。

依托紧密型医疗健康集团获取发展动力

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政策要求及地区实际情况,2023年10月8日,青岛市市南区医疗健康集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医疗健康集团,以下简称“医疗集团”)成立,并在全市率先进行实体化运行。据中心李国军主任介绍,该医疗集团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牵头,与市南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及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家。当被问及医疗集团运行后会给中心带来哪些影响时,李国军主任兴奋地说:“我们的医疗集团打破了医疗机构间的等级壁垒,对于加快推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构建有序就医的诊疗新格局起到很好的试点作用,也直接推动了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医疗集团还通过一系列举措为中心发展注入新动力,如专家到社区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随意化进修”让医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到青大附院不同科室进修,提高其专业水平;中心可以直接为有需求的患者挂青大附院的专属号源,且一张处方医疗集团通用,一种疾病同质用药;中心的B超检查结果分析可以通过5G远程超声云邀请专家远程实时指导。

借势改革东风,发展自身特色

改革东风已经吹来,如何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谋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需要深思熟虑。目前,青大附院心内科、内分泌科和神经科科主任的“名医工作室”于中心“落户”,这3位科主任每人每月在中心出诊1~2次,带教中心全科医生。专家资源已到位,如何借力发展呢?考虑到中心位于老城区,约80%的门诊量是对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的诊疗,此类患者迫切需要慢性病管理,因此,中心结合现有的专家资源成立了慢性病一体化管理中心,包括心力衰竭管理中心、帕金森病管理中心、甲状腺疾病管理中心,这3大中心的成立,对于门诊量的提升有直接促进作用。

积极发展中医,打造特色治疗项目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中医药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人们对应用中医药治疗和康复的需求日渐增多。李国军主任介绍:“中心于2023年8月正式建立并启用了国医馆,已经有2位市级专家和1位区级专家下沉到中心帮扶国医馆的发展。目前,中心可开展针灸、拔罐、刮痧、电疗等项目。在治疗方向上,结合辖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中心目前重点推进的是疼痛治疗及康复项目,以期能够造福常年被腰、腿、颈、肩等疼痛困扰的患者。”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中心主任李国军的座右铭。在采访过程中,李国军主任一直保持高昂的语调,即使是谈到中心人员不足等问题时,他也积极乐观地表示任何阶段都有困难,但任何阶段也都有机遇。问及对中心未来发展有何规划时,李国军主任表示,未来中心在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同时,会加强全科医生的能力提升,在“双向转诊”通道中,既能把患者及时“送出去”,也能顺利“接回来”。他强调,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医者初心,不会丢了医者情怀,未来的探索也将以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