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人物 > 文章详情

创新服务,步履不停,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05月21日 13:05 3012 阅读

本刊记者:陆慧

宁波市海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宁波市中心城区,成立于1981年,目前下设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西门和望春2个街道、26个社区,服务面积12.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4.7万人。近年来,中心先后获评“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机构”“浙江省首批社区医院”等多项荣誉,成为基层医疗改革的标杆之一。作为中心党总支书记,张蓉带领团队深耕基层,以医康护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媒体健康科普等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创新路径。

医康护一体化解决社区养老难题

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健康需求?中心用“整合”二字给出了答案,通过住院医养、家庭病床、机构协作、线上服务4种模式,将医疗、康复、护理资源无缝衔接,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从医院到家庭的全程照护。

张蓉说:“医康护一体化的核心是打破壁垒,让资源跟着患者走。”中心针对失能失智、肿瘤晚期等特殊人群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医护团队每周上门2~3次,为患者提供护理、康复指导、安宁疗护等服务。2024年,中心累计建立家庭病床121张,并通过宁波云医院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互联网在线诊疗8 560人次,在线咨询9 207条,开具电子处方1 294张,上门护理服务131人次,解决行动不便患者的燃眉之急。此外,中心与周边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派驻医护团队定期巡诊,将专业服务延伸至养老院。张蓉认为,医康护一体化的价值不仅在于服务覆盖,更在于精准匹配需求。中心积极引入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成为海曙区首家获得长期护理保险资质的公立医疗机构。

家庭医生签约让健康“守门人”主动贴近居民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医疗的“基石”。中心不断深化实施签约服务,通过三级云诊室体系、个性化服务包和团队能力建设为居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张蓉强调:“家庭医生签约的目标不是‘签多少’,而是‘服务好’。”中心依托宁波云医院平台,构建了“服务站-社区云诊室-上级医院专家”三级服务体系。签约居民可在线预约三甲医院专家号,疑难病例可通过平台直接转诊,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精准转诊”。同时,中心针对老年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群体设计3类个性化签约服务包,提供健康管理、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定制化服务,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4.42%。张蓉总结道:“信任是家庭医生的生命线,家庭医生主动贴近居民,才能当好他们的健康‘守门人’。”

新媒体科普让健康知识“破圈”传播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权威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中心选择用“新媒体”破题,通过打造微博、微信矩阵,创新科普形式,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听内容,掀起一股“硬核科普”风潮。

张蓉说:“科普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中心以微博、微信公众号为基础,推出《街头巷尾话健康》《二十四节气养生签》两档视频栏目。其中,《街头巷尾话健康》通过街头采访、专家答疑等形式,用方言讲解健康知识,单期平均播放量达5万次;《二十四节气养生签》融合中医药文化与现代视觉语言,衍生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等文创产品,多次被学习强国、健康浙江、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等权威平台转载,单篇最高浏览量>1 000万次。

为保障科普内容质量,中心建成面积150平方米的科普影视基地,配备专业设备和专业团队,并建立“选题库-策划会-三级审核”标准化流程。张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医务人员都能成为健康传播者。”中心连续2年开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健康教育技术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3个省市的100余名基层骨干人员,真正实现“医防协同、知识惠民”。

谈及未来,张蓉充满信心:“基层医疗的舞台广阔,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服务更贴近百姓。我们计划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模式,拓展家庭医生服务内涵,迭代升级优化科普创作,让健康服务真正‘零距离’。”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钱浩来:凝心聚力,坚定前行,开新局
2025年01月17日 14:01
1890 阅读
曹亚军:社区健康守护者的使命与愿景
2025年01月17日 13:39
3546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