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风采 > 文章详情

特色突围,中医破圈:红光中心差异化服务走出社区医疗服务新路径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11月11日 14:10 3773 阅读

本刊记者:陈妮

合肥市瑶海区红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家央企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于2005年,服务于辖区5万常住居民,曾一度面临设施设备陈旧、人才匮乏、门庭冷落等诸多发展困境。近年来,中心通过精准聚焦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以犬伤门诊等五大特色科室建设、中医药服务社区化等多项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功创建了区级基层犬伤处置培训基地。2021年,中心通过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同年被安徽省卫生健康委评为“社区医院”,2024年成为“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基层单位”。2024年,中心门诊量达20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特色医疗差异化发展,精准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为了发展困境,中心从环境、服务、技术、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在夯实基础服务的同时,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发展路径,通过深入调研,聚焦社区常见、急需且大医院覆盖不足的细分需求,强化自身服务能力,打造了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口腔门诊、妇幼健康管理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和中医馆五大特色专病科室,用优质的服务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据中心主任张洁介绍,作为全区唯一一家能24 h处置犬伤Ⅲ级暴露的单位,犬伤门诊已服务近万名患者,并承担了全区相关单位的狂犬病暴露处置规范培训。口腔门诊可开展种植牙、阻生牙拔除、全口义齿修复、错 畸形矫治等特色项目,2024年开展种植牙199颗、正畸6例。妇幼健康管理中心的儿保科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视力、骨龄、黄疸等检测及贴敷、小儿推拿等服务;妇保科为育龄期女性提供盆底肌康复、阴道镜、产后中药熏蒸等服务,为中老年女性提供两癌早筛、漏尿康复等服务。心脏康复中心针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开展以五大处方为指导的心脏康复服务及6 min步行试验、体外反搏治疗等心脏康复项目,并与省级医院合作,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就医服务,截至2025年7月,已接待兄弟单位近200人前来学习交流。中医馆配备了符合标准的医师团队和>300种中药饮片,通过引进人才、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等措施,推出家庭医生“中医特色服务包”签约服务,满足了不同年龄人群慢性病调理、治未病、食疗等健康需求。

中医药服务提质升级,创新引领中医药服务社区化

作为5大特色科室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潜力科室,中医科的升级正是中心“全院中医化,中医全员化”战略的生动体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守护民众健康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自2021年起,中心积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从硬件、人才、服务模式3个方面发力,将中医科升级为占地400平方米的中医馆,引进了中药饮片机、膏方机等设备,组建了由中医师、护士、康复师、药师等10余人组成的中医药服务团队,可开展针灸、推拿、拔罐、贴敷、艾灸等服务,并重点将中药膏方运用到慢性病调理中,以显著的疗效吸引了众多患者慕名前来。

中心还大胆创新,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中医药服务延展到更为广泛的人群,通过开展中医夜市义诊、中草药进学校课堂、中医药创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发香囊、代茶饮、香牌、药枕、小药膏等中医文创产品,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的关注。2024年,中心共开展8次中医夜市义诊、11次中草药进学校课堂活动,通过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多样的中医药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中心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1年中心中医门诊服务患者548人次,2024年增长到9 186人次,增长率高达1 576%,极大地坚定了我们发展中医药服务让更多患者受益的信心和决心。”张洁自豪地表示。

张洁介绍,未来中心将继续以特色突围,为社区医疗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努力打造国家级心脏康复培训基地,提升基层医院慢性病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医药特色服务,通过在居委会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使居民足不出户享受到健康服务。同时,中心将定期举办中医夜市、义诊和校园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中医文创产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