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10月28日 13:15 3092 阅读本刊记者:陈妮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2010年创建以来,始终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通过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家医有偿签约和“粉丝”式签约服务新模式等举措,赢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近年来,中心先后获得“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优秀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2019年,中心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优质服务基层行”首批创建推荐标准,并成功创建社区医院。2024年,中心门诊服务规模与业务效益实现双增长:门诊量达191 704人次,较上年增长20.7%;2023—2024年,业务收入累计增长26.1%。
谈及中心近十年最显著的成长与蜕变,作为这段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中心主任胡静云深有感触地表示:“与2016年相比,目前,中心门诊量增加了4~5倍,充分说明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心一系列的大胆创新和深入探索。
智慧融入,让优质服务“触手可及”
面对在岗职工不足70名,而辖区超8万服务人口健康需求的现实挑战,中心经过调研分析,将建设现代化“互联网+”模式下的智慧社区医院作为解决方案。作为合肥市互联网医院成员单位,近年来,中心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先后开展了预约诊疗、家庭医师移动工作站(配备健康一体机)、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学等多样化的智慧医疗实践,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更加“触手可及”。
针对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中心引进家庭医师智能随访系统,智能语音机器人可依据家庭医师制定的随访方案,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完成居民的预约体检、慢性病随访、预约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指导等服务,并实时记录居民反馈。该服务不仅节约人力成本、更提高了服务效能,目前,中心每年智能外呼系统服务约30万人次。2018年,中心率先在全省试点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通过规范病历录入、相似病历鉴别、最新医学资讯学习等功能,提升了医生的诊疗水平,促进了中心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据统计,2020—2024年,中心智能监测门诊就诊电子病历709 949份,规范书写706 407份,病历书写规范率达99.5%。截至2025年6月,中心共完成84 129人健康档案建档,其中老年人建档8 777人,高血压建档6 225人,糖尿病建档2 124人。
模式创新,打造家庭医师签约“健康粉丝圈”
2016年,中心突破了传统的签约模式局限,在全省率先探索家庭医师有偿签约服务和“粉丝”式签约服务。针对居民信任度不高、团队建设薄弱等问题,中心依托市级政策支撑,深入探索研究家庭医师签约标准化服务流程,组建了10支“五员一体”签约服务团队(包含医联体专家、高年资护士、社区网格员等)。统一“四定、五进、六统一”服务模式,即“定人、定时、定点、定内容”“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幼儿园、进社区、进楼宇”“统一服务车辆、电脑、手机、出诊包、无线网卡、健康一体机”。中心通过进一步丰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签约内容,推出个性化“菜单式”签约服务包“点单”服务和家庭医师“健康银行”服务,让家庭医师和居民“双向奔赴”,提升健康管理率。同时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签约服务费的70%用于团队绩效奖励,激发家庭医师团队“内动力”。
一项项创新举措结出了沉甸甸的丰硕成果:截至2025年6月,中心家医签约总人数达49 742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7 014人,有偿签约14 184人,有偿签约履约率95.44%,有偿签约续约率65.37%。
胡静云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持续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深化做实家医签约服务内涵,同时,借助紧密型医疗集团建设,做好科室共建,加强医疗质量的同质化管理,打通基层用药瓶颈,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