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社区居民慢性防治意识和机构慢病管理效率,中心2018 年成立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心。据中心主任朱旭斌介绍,中心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省心血管研究所协作,采用专家团队定期下社康指导、开展线上培训、选派医疗骨干到省人民医院进修等多种形式,全面培训基层医生,协助构建和完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的规范化流程,提升基层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能力。
“中心还推行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管理,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提供标准化、同质化的防治管理服务。中心设置独立的慢病诊室,安排1名医生1名护士,诊前服务岗位负责开展诊前预约、建立和完善档案、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等项目、录入院外检查记录、了解本次需解决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岗位负责解决本次的健康问题、包括转诊等协调性照顾、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预防性照顾和个性化照顾;诊后随访岗位负责健康随访、慢性病的连续管理和改变居民就医就诊行为,将患者全流程管理起来。”朱旭斌主任进一步补充说。

另外,中心还将慢病筛查融入到日常的诊疗工作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中心按区域划分成立了 9 个慢病管理团队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融合为一体,做到 “管理一人,签约一人、履约一人 ”,并免费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在慢性病监测方面,中心创新利用“互联网 +”的模式,为行动不便、工作繁忙的慢性病患者提供免费的互联网血压计,进行远程血压测量和监测,还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与龙岗中心医院集团专家组进行视频及医疗数据的实时对接,为血压、血糖控制不良的慢病患者提供专家远程会诊服务。

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心项目试点以来,中心的慢性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居民对中心的各项工作也越来越信任和支持。
中心还充分利用“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三星门诊”创建契机,规范门诊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慢病诊室,增加降糖药品种类(如GLP-1、SGLT-2类、长期胰岛素等)、增加了检查设备配置(眼底镜、周围神经病变筛查仪等),提升了社康的诊疗服务能力;通过专科培训、亚专长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综合防治能力,优化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模式,提升了糖尿病管理能力,能及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早期併发症,精准转诊。

2023年,中心成功创建“基层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心三星门诊”。对此朱旭斌主任表示,该荣誉是对中心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肯定,通过宣传,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康中心的认识,辖区慢性病患者会更愿意在社区进行治疗和管理,更有利于糖尿病门诊服务的规范化、体系化、精准化建设。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朱旭斌主任表示,中心要抢抓“双区驱动”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网点的背景,着力加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在高血压、糖尿病方面继续加强与省人民医院的合作,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进一步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机构装备配置水平,将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基础平台,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特别是慢性病的防控管理水平。另外,中心还计划与龙岗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合作开展代谢中心(MMC 1+X )医联体建设项目,通过一站式的筛查模式和规范化临床诊疗流程,实现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更便捷、精准的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