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70年建院史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卫生院,是一家既有专科优势,又有综合医疗服务功能的二级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创新举措,一手抓基本医疗服务,一手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强素质,外强技术,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得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机构先后获得“江苏省群众满意医疗卫生机构”“全国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的持续成长与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密不可分。卫生院院长张中华躬耕管理,带领卫生院一步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而在此过程中,其个人也获得了一系列荣誉:2012-2015年、2018年、2019年受武进区人民政府嘉奖;2014年,被武进区人民政府记三等功;2018年,被武进区人民政府授予“服务标兵”;2017-2018年,被授予武进区“卫生计生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授予武进区推进五个“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度先进个人;2020年,被常州市卫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深入推进医联体合作,全方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早在2014年,横山桥镇卫生院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医联体合作单位,在技术指导、院际会诊、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实现分级诊疗、惠泽基层百姓健康进行了有益实践。
在横山桥镇党委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多方在单位性质、人员待遇、事业编制、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创新建立常州首个理事会下的医联体模式。卫生院借助市二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及先进技术力量,结合基层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重点科室、特色科室的优势,制定专科共建计划,加快推进分院临床专科、影像中心、信息中心建设,骨科、消化科、慢病科、儿科、妇产科、信息科由常州二院专科托管,实现同质化、一体化的科室管理。
同时,卫生院注重“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建设,以“互联网+”技术融合,启用自助一体机服务体系、医院资源管理系统、质量管控系统及大数据平台等智能化应用系统,在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患者就医更为便捷。如开通“二院专线”,部分特殊检查可通过该专线缴费优先预约后,直接至常州二院优先检查;打通远程影像诊断,患者摄片后的影像文件直接传至常州二院放射科出具诊断报告,全面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横山桥镇卫生院院长张中华表示,医院的信息科由常州二院实现专科托管,开创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信息共建先河,两院健康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
2019年9月,医院挂牌“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横山桥分院”,这意味着卫生院的发展再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糖尿病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慢病精细化管理
当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在此背景下,卫生院创新工作模式,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医联体模式下开展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工作,使基层医院成为慢性病管理的前沿阵地。
据张中华院长介绍,慢性病精细化管理以省庄、横山桥2个村为试点,以糖尿病为突破口,开展18周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健康筛查,建立常州二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及乡村医生三级管理网络,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筛查、诊治、预约、转诊、康复”五位一体综合管理,不断提高糖尿病并发症筛查、血糖达标率及知晓率,实现多层次、全方位资源共享。
“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辖区内在管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血糖控制率、真实率及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管理取得成效。该模式获《2018年度常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项目》。目前,该模式将以点带面地逐步推广到高血压、肿瘤等其他社区慢性疾病的规范化系统管理。”张中华院长进一步补充说。
实现两个“零感染”,筑牢疫情防控战线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悄然肆虐,全国上下进入了全民抗疫的紧张时期。横山桥镇卫生院临危受命成为常州经开区定点医学观察点。在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全院联动迅速响应,立即成立疫情防控领导组、医疗救治组、院感控制组、后勤保障组等十个防控小组。全体医务人员严阵以待、坚守岗位,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争分夺秒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完成人员防护培训、防控物资筹集、医学观察点改造等工作,筑起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据张中华介绍,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卫生院圆满完成了在住277位密切接触人员的医学观察任务,并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和观察者“零”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肯定,院党支部被中共常州市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对于卫生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张中华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以“患者满意”为中心,以提升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继续深化与常州二院的医联体合作,加强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所“百姓信赖、同行认可、政府满意、员工幸福、医院发展”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