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风采 > 文章详情

“健康守护,慈城新篇”:宁波市慈城镇中心卫生院的华丽蜕变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4年12月18日 09:54 3319 阅读

留孟

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卫生院(以下简称“卫生院”)位于宁波市区西北部,历经几十年发展与变迁,已建设成为服务11万多辖区人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院的发展故事,是一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成长史”。从最初仅有数名职工的诊所,到如今拥有185名在岗职工的卫生院。一路走来,步步为营。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卫生院不仅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实现了飞跃,更在服务质量上不断追求卓越,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敬老文明号、全国满意乡镇卫生院、宁波市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市基层平安医院、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单位之星”等多项荣誉。

随着区域人口的增长和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卫生院原有的诊疗环境和设施已无法满足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医院始建于1956年,经历多次更名,位于竺巷东路34号的老院区门诊楼和公卫楼加起来才4000多平方米。”卫生院副院长毛红艳回忆。为了改善医疗环境,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24年1月,卫生院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整体搬迁至新院区。新院区占地面积1848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98平方米,规模扩大了5倍,诊疗流程更加便捷顺畅、信息化服务功能也更加完善,为卫生院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以打造区域医疗次中心为目标,选取多个专科建设作为突破口,卫生院已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提速期,成为江北区的“医疗明珠”,赢得更多辖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中医特色专科: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自建院以来,中医科一直是卫生院的传统优势项目,称得上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中医科有40多年的历史,深受当地居民的信任。”毛红艳介绍。卫生院投入大量资源,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中医综合服务区域,提供了全面的中医药服务。在推进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中,不仅注重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的传承,更强调与现代医疗技术的融合创新。目前,卫生院引进了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创建了21人的服务团队(包括14名医师),能开展8大类19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

为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卫生院积极搭建内部学习平台、优化岗位设置、整合人员资源,并加强与市级医院的合作,选派医护人员前往进修,引入优质专家资源下沉社区,实现人才的双向流动。

此外,卫生院还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通过举办重阳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接受度。

消化内科特色专科:技术与服务的双重提升

随着卫生院搬迁至新院区,消化内科特色专科的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2024年2月,卫生院内镜中心正式启用,成为江北区首家可开展胃肠镜检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引进电子胃肠镜等先进设备,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提升专业技能。同时依托医共体上级单位资源优势,以教学查房、开设消化内科门诊、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如邀请到了宁波市第九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宁波市第二医院肛肠外科专家,与院内医生共同坐诊操刀,使得消化内科特色专科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还能提供更为专业的诊疗服务。

康复专科:未来规划中的新亮点

毛红艳谈到,卫生院计划将康复专科作为明年专科建设发展的新重点。当前卫生院已经引入了康复设施设备,并计划与市级医院合作,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康复专科将重点关注老年人的康复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具有老年特色的连续性医疗照护服务。

卫生院特色专科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从中医特色专科的传统与创新,到消化内科特色专科的技术与服务双重提升,再到康复专科的未来规划,每一步都体现了卫生院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懈追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卫生院将继续提升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将完善各项制度,力促优质服务,大力培养人才,坚持特色发展,继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毛红艳说道。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优化,卫生院将继续做好辖区居民健康的守护者,为辖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袁冬:打造高质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024年12月02日 09:07
4547 阅读
创新管理,为中心发展交上满意答卷
2023年01月29日 10:22
3469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