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3年10月19日 14:42 3146 阅读本刊记者 张丽敏
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在原国家卫生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合作医疗改革项目背景下,于2000年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政府全额出资举办的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心推行“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坚持从以“疾病诊疗”为核心向“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转型探索,力求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可负担的“全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近年来,中心不断向着功能全、服务优的目标迈进,成为一系列“国”字号荣誉的获得者:“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全科住培重点基地、全国十佳全科专业基地、四川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培训基地。
数字化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转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服务模式转型的基石和载体,中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数字画像分类分层管理病人,实现了家庭医生团队主动化服务,团队内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
据中心主任曾庆秋介绍,中心建立家庭医生团队组建标准和签约服务标准流程。家庭医生团队分为核心团队、支撑团队和辅助团队,不同的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签约服务。在签约流程上,中心建立签约服务标准化流程的7个核心环节和针对群体的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流程的6个核心环节,并利用信息化支撑固化签约服务流程,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业务模块,强化健康管理决策支持功能,促进签约服务标准化。通过数字画像重新定义团队管理人群,识别人群健康问题,通过人群风险筛查,开展人群互动,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为有效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中心还建立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涵盖过程及效果指标数据,实时监测,作为指导家庭医生团队精准化开展健康管理的有力支撑,同时作为考核、评价、优化团队工作的重要工具,确保各团队健康管理同质化输出。” 曾庆秋主任补充说。
延伸服务场景,探索签约服务新天地
为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健康副校长”试点,共建“德育副校长+健康副校长”共抓学校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创新性提出“健康校园 一校一特色”的功能社区建设,利用智能化服务设备及数字化管理服务,建立学校、学生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学校学生健康监测和评估分析,实现学生群体分层分类管理及管理服务的精准、有效实施,并联合专科医院及各种外部资源,开发“健康课程”,建立学校健康生态,为辖区学校打造专属的学校健康特色。
此外,针对园区、企业,中心还积极与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企业健康联络官”为桥梁,坚持“一企一策,一园一策”,制定企业健康管理服务流程,为企业员工提供医疗及预防保健服务,有效延伸了签约服务场景,拓展中心签约服务筹资渠道。
发挥“社区人培养社区人” 提高基层全科培养能力
中心作为第一批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长期承担国家、省、市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培训项目。中心教学团队善于发挥“社区人培养社区人”的带教优势,将经验萃取为课程,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发挥示范作用。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全科住培重点基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心打造“华西-玉林数智化全科教学门诊”,实行华西+玉林师资“双导师制”教学,教学门诊与“华医通APP挂号平台”、“华西诊疗His 平台”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强调以教学对象为主体,通过采取预约典型病人、独立接诊、师生互动等形式,以临床诊治能力和全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各项教学诊疗活动,更好培养住培学员的全科临床思维。
谈及中心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曾庆秋主任表示,中心将以居民的切实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服务数字化、场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当好居民信任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