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风采 > 文章详情

全专结合,锐意进取,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转载自:基层医管论坛 2023年01月01日 09:49 3235 阅读

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前身是海珠区红十字会医院,于2011年12月整体转型而来。中心一直扎根社区,将医、教、研结合,通过硬件升级、软件保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方便、有效、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掌门人”——中心主任王晓毅眼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首先是医疗机构,应紧抓基本医疗这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强化全科基础,全专结合,满足社区老百姓的就医和健康需求。

 

近些年,中心基本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海珠区名列前茅,中心也先后获得了“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营养门诊社区示范中心”“全国优秀美沙酮门诊”、国家慢病社区综合防治应用性项目试点单位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这一系列成就使中心离“建设卫生强区、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的发展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1314520”打造有温度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社区是慢病防控的主战场。自2010年以来,中心在健康管理方面持续投入,打造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关爱家园,筑牢社区健康服务网络,不断将慢病患者的全程管理落到实处。如2010年起,中心、街道和社工团体积极开展特色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网格化服务;2012年,开始深入社区的重点人群年度体检,且每年新检查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近200人;2013年,在社区内打造自助式健康小屋,居民能够自助完成血压、体重等常规健康指标的检测,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健康指标和动态变化。2014年,中心组建五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王晓毅主任介绍

 

 

签约服务可归纳为“1314520”。谐音为“一生一世我爱你”。“1”表示交1名家庭医生朋友;“3”表示3种类型的签约服务包(免费包、基本包、个性化包);“1”表示签约有效期是1年;“4”表示可在4类机构选择签约,分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5”表示可享受5个方面的实惠,分别为就医、转诊、用药、医保、费用等5个方面可享有优惠。“2”表示提供两大服务内涵,即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可以延伸做好健康管理服务;“0”表示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经评估确实需要的,可提供零距离上门服务。

 

 

 

全专结合,精准对接居民健康需求

 

 

中心在做优全科服务的基础上,紧跟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开拓特色专科医疗服务。如成立眼科、耳鼻喉科的专病专科门诊,并积极与南方医科大珠江医院、广州市市红十字医院成立眼科专科联盟,输送全科医生进修,借助双向转诊通道开设眼科就诊绿色通道;考虑社区覆盖人群中老年化程度高,中心依托协会力量,就慢性疾病的干预工作衍生成立慢性疾病的营养门诊;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健康管理及家庭病床服务为主要内容,为养老院老人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服务的健康责任制管理。

 

 

另外,为更好服务辖区内母婴人群,中心与海珠区妇幼保健院成立儿科专科联盟。中心成立家庭医生签约儿科门诊,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专注于呼吸道疾病的咳嗽门诊。

 

 

“这些专科服务的不断拓展,大大方便了辖区居民,获得了居民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心服务内涵不断提升的表现。”王晓毅主任如是说。

 

 

 

严防密控,与病毒赛跑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龙凤街辖区内新冠肺炎排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辖区内的慢病居民还是能够像往常一样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看诊和开药,家庭病床的患者依然能够得到医生的巡诊服务,这一切离不开中心的严防密控。

 



据王晓毅主任介绍

 

针对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海珠区龙凤街成立由街道、公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三人组”,每天安排一队“三人组”24小时值守,“三人组”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全覆盖排查,如有外地来穗人员,他们会立即启动相关工作,如果确实属于发热又从疫区来的人员,中心有救护车和专门的医护人员把他们送去二级以上的医院或者是定点医院的发热门诊,同时向疾控部门汇报,进行进一步的排查。

 

 

疫情防控工作就是与病毒赛跑,中心全面落实上级每一项防控部署,外防输入、内防感染,竭尽全力确保人员安全。

 

 

 

挖掘科研潜力,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

 

 

王晓毅主任认为,科研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有效促进社区卫生中心管理体系的完善、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特色服务的形成。

 

 

近五年,中心参与全国研究8项,承担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广州市健康城市项目1项、区级科研6项。如《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纵向队列研究》、《中国心血管及代谢病系列预后研究课题》、《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高血压管理适宜技术在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差异化研究及示范推广》等等。

 

 

在尽力做大、做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上,中心通过科研促发展,不但增强了中心的软实力,也促进了社区医疗整体、持续发展。

 

 

说起未来发展及规划,王晓毅主任表示,中心将借着粤港澳健康大湾区建设的东风,主动作为,高质量推动社区医院试点建设,为辖区百姓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