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建于1962年的天津市津南区辛庄镇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体检、计划生育指导于一体的基层医疗机构,下设四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和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全镇7.2万余人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多年来,卫生院秉承 “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宗旨,谨记“仁和、尚新、精医、敬业”的院训,不断转变服务观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重点,以医改政策为契机,以效能和创先为动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卫生院新院区3 000平方米用于体检中心和公共卫生科室服务能力提升,将极大改善卫生院服务环境和面貌,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为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员单位,卫生院借助数字化赋能的优势和作用,为居民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做实、做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基层药品供应保障能力,真正实现基层“未病能防、有病能诊、小病能治、大病能转、慢病能管”,让老百姓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防、诊、治、管、健”一体化健康服务,为百姓健康守好门、把好关。
提升能力永远在路上
目前,基层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多样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过去完成任务量的目标逐步向提升服务质量和内涵转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特需上门服务、家庭病床、互联网+护理服务等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和困难的服务项目也逐渐受到居民的广泛关注,而这些工作的落地情况,以及群众满意度不仅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决定了基层医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赵振宇曾在临床麻醉一线工作11年,自来到基层医疗机构担任管理者后,尽管不算基层医疗的“老兵”,但细心的他也逐渐认识到提升服务能力是基层卫生管理的核心,而且永无止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结合卫生院发展实际情况,赵振宇院长谋定而后动,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借助标准化建设和社区医院创建契机,全面改善就医环境,规范门诊流程,打造全程预约式门诊服务,进一步提高门诊诊疗水平。通过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做好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更好地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同时强化专科特色培养,让基层全科医师全专结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特色服务,以满足辖区百姓健康服务需求。
助力人才成长是卫生院发展的根本源泉
为探索适合基层卫生人员尤其是业务骨干的培养机制,赵振宇院长综合分析卫生院职工的年龄、学历、综合素质、技术特长等因素,结合卫生院发展规划,制定不同梯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业务范畴的培养机制。通过个性化的规划培养,形成科学的人才梯队,努力创造职业发展空间,让大家对职业发展有所规划,解决好基层人才动力不足问题。
对近些年新招录的高学历医务人员,在结束3年的天津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返院后,再次制定院内的3年、5年培养规划。对有想法、有能力、业务水平强、综合素质好的青年医师,着重培养,让这些基层的高学历年轻医师既有自由的成长空间,又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让他们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加速成长,增强年轻医师队伍的工作动力,杜绝青年医师滋生散漫、慵懒、拖沓的工作作风。
对于中年以上业务水平扎实、工作经验丰富、带动作用强的医务人员,优中选优,形成不同领域内职工认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鼓励参加国家级、市级的优秀培训项目,开阔视野,增强本领,为年轻医务人员的带教和传承发挥充分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好上级医院的丰富资源,把素质硬、技术强、工作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有明确专科技术提升需求的医务人员送出去,把上级医院的理念、经验、诊疗特色带回来。对一些技术薄弱、人员紧缺,无法安排外出进修的科室,在积极谋划增设人员配置的同时,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外聘本领域技术专长的专家通过坐诊、带教、授课等方式,为卫生院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说起下一步发展规划,赵振宇院长表示,卫生院将以信息化健康管理平台为依托,开展智慧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的服务宗旨,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就医感受。同时以社区医院创建为契机,打造以慢病管理、疼痛诊疗、康复、中医适宜技术为特色的社区医院。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技术过硬,适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卫生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