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张健 刘凤奎
【基础知识】了解青光眼的分类
青光眼是指当眼压超过眼内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的眼病,是我国目前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根据房角形态、发病原因以及发病年龄,可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混合性和先天性四大类。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所讲的较为常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社区诊疗,我们先来简要复习青光眼的分类。
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等均可诱发。
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如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
混合性青光眼 ≥2种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
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
【诊疗要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要点
典型临床表现
不同病程的临床特点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以下不同的病程阶段,各有一定的特点,而未必有上述所有症状。
临床前期及先兆期 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前房很浅,以此为临床前期。有一些患者表现为一时性虹视,视朦及眼胀,若即刻检查可发现眼压轻度升高,眼局部稍充血,经过休息后症状完全消失,此称为先兆期。
急性发作期 此期常具有上述典型症状。
缓解期 急性发作的病例,大多数经过降眼压治疗或极少数未经治疗的患者眼压恢复正常。但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随时有急性发作的可能。
慢性期 由没有缓解的急性发作期迁延而来,此期常可见视乳头呈病理性凹陷及萎缩,视力下降及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绝对期 由于持久的高眼压,最终导致失明。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处理
治疗原则为迅速降低眼压,使已闭塞的房角开放。眼压下降后定期监测眼压和及时选择适当手术防止再发。
及时缩小瞳孔,以使房角开放 1%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眼药水滴眼,每5 min滴1次,共滴5次;然后每30 min滴1次,共滴4次。以后根据情况决定用药频度。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此药是通过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压,常用0.25%~0.5%噻吗心安溶液滴眼,2次/d。对有心脏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窦房结功能不全的患者忌用。
高渗剂 增高血浆渗透压,使玻璃体脱水,眼内容积减少,不但可降低眼压,而且使晶状体虹膜隔后退,前房加深,使缩瞳药奏效。常用20%甘露醇溶液,1~1.5 g/kg,静脉快速滴注或推注;或50%甘油溶液,2~3 mL/kg,口服(糖尿病患者禁用)。
碳酸酐酶抑制药 减少房水生成。常用乙酰唑胺,首次500 mg,配以碳酸氢钠1.0 g,以后酌情减量。
皮质类固醇类眼药 如虹膜反应明显,应加用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滴眼。
其他用药 2%利多卡因溶液或2%普鲁卡因溶液球后注射可降压止痛;服用镇静药、轻泻剂等。
手术治疗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虽可用药物治疗使急性发作症状缓解,但仅能达到短期降压的目的,而不能防止再发,故应根据病情尽快选择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滤过性手术。
转诊建议
社区医生应根据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转诊,一般情况给予紧急处理(降眼压药治疗)后应及时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知识链接】 所有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都升高吗?
眼压是青光眼发病中一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因素。在临床上我们也常常遇到另外2种情况:①眼压高于正常,但经多年观察没有出现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及视功能改变,被称为高眼压症。②眼压在正常范围,但却有明显的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及视功能改变,被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