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5年09月30日 11:53 5555 阅读提起儿科诊室,很多人想到的是孩子的哭闹、家长的焦急和各种检查的不安。但在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地方,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
这里没有紧张的氛围,只有中医的温和与耐心,让孩子看病不再害怕,家长也能放下焦虑,真正感受到安心与舒心。
走进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这里没有传统儿科诊室的焦虑,只有中医的温和与贴心。古色古香的中医适宜技术介绍图挂满走廊,候诊区的孩子正捧着分龄绘本翻看,推拿室10张特制的儿童诊床整齐排列,正在接受推拿的孩子舒服地躺在小床上露出笑脸。
这处成立于2023年底的基层儿童健康阵地,如今已是辖区居民心中的“安心港湾”。“将'治未病'的中医理念与儿童健康需求深度融合,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的中医服务。”带着这份初心和理念,中心主任杜华为我们分享了这所基层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的“独特魅力”。
从积淀到整合,打造儿童中医健康一体化服务
“虽然2023年底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才正式成立,但并非凭空新建,而是凭借多年的积累顺势而为。”谈及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的设立,杜华梳理了前期的发展脉络。
早在儿童治未病中心成立前,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已经围绕儿童健康布局:2014年建成北京市唯一设在基层的“小儿捏脊技术培训基地”,累计为全市社区医疗机构培训医护人员1500余人;2019年创建“朝阳区首家中医外治法视力防控基地”,应对儿童视力健康问题;还先后开设中医儿科特色门诊、小儿脾胃病中心、小儿推拿助生长门诊——这些“分散的优势”,最终成为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的核心骨架。
作为朝阳区卫健委直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也具备扎实的硬件基础:“一中心三站三址”的服务规模、累计1万平米建筑面积、17个临床科室(含全科、内科、外科病房),还是北京市首批设立医务社工科的基层医疗机构,曾获评“全国优质服务基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多年在朝阳区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这些积淀,让我们有底气把儿童中医服务做深做实。”杜华说。
儿童治未病中心成立后,做了更细致的“适儿化改造”:添置按儿童身高特制的诊床,候诊区设置0-3岁、4-6岁、7-14岁的儿童阅读区,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建“小儿推拿专病特色门诊”,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专家定期坐诊带教。“现在家长带孩子来,不用跑三甲医院排队,走路10分钟就能找到专家,没有哭闹,孩子也舒心,家长说这就是我们要的家门口的优质服务。”杜华说。
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服务始终
儿童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是“防”。杜华强调,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的所有服务都是围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展开的。
针对小儿常见的脾胃虚弱、视力不良、反复感冒等问题,中心推出小儿推拿、艾灸、“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饮片等纯中医项目,被家长称为“绿色疗法”。对于当前比较关注的青少年视力防控问题,中心专门开通视力防控门诊应对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并且为了方便上学的孩子,中心还开通每周二、周四18:00-20:00的夜诊,用预约制减少等待时间,每年视力防控推拿量达2000余人次。
同时,中心通过举办各种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将中医药文化知识带入到辖区当中。例如举办暑期中医药文化夏令营、朝阳站东风中医药文化一线牵体验等活动,将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更广泛地传播给居民。
可以说,从疾病调理的 “绿色疗法”再到播撒健康理念的夏令营、中医文化活动,“治未病” 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到了儿童健康管理的全流程实践中,既解决了当下儿童的常见健康问题,也帮孩子和家长建立起中医保健理念。
以百姓需求为导向,深化医防融合
“我们不只做居民看病的地方,更要做守护健康的港湾。”谈及自己的基层管理理念,杜华的语气格外坚定。在她看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价值体现在解决老百姓最实际的痛点上。“所有举措都是要围着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实惠、安心的健康服务转。”
她还特别强调“医防融合”与“资源共享”。“我们不仅服务本辖区的孩子,还把小儿捏脊、视力防控的技术教给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且和周围的学校、社区合作,每年去讲健康知识、教学中医眼保健操。基层医疗不能‘单打独斗’,要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让更多人受益。”同时,中心党支部以“星火汇聚、一心向党”党建品牌为引领,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保障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落实到每一次诊疗工作中。
“我们是基层医护人员,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家长们露出笑容。未来,我们也会继续以机构为根、以理念为魂,把这所中医儿童治未病中心打造成更有深度和温度的健康港湾。”杜华坚定地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