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报道 > 文章详情

第二届“苔花奖”年度基层医疗卫生管理领军人物 范育玲

原创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2023年06月25日 14:13 2477 阅读

 

【工作成绩】

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2015年至2018年,范育玲同志在天河区冼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职党支部书记、中心主任,从零开始,打造出一支“正气、仁术、勤学,上进”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其带领下紧紧围绕中心中医特色进行布局,科学定位,提出以中医药治疗养生保健为主导,带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的发展思路,狠抓环境改造、氛围营造,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从办公室各项管理,到基础医疗质量建设,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每个服务包的开展,再到引进中医名医进社区,中医药康复治疗的重点特色科室创建,整个中心多项工作得到了高质量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组建一支八段锦表演队,多措并举带领中心成为天河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排头兵,并摘取“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誉称号。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作了《冼村社区走出一条中医药特色之路》的报道,《天河信息》中也作了《我区探索特色社区医改之路》的报道。

二、争先创优,精益求精

2018年5月至今范育玲同志接管天河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扛起全国示范、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旗帜,以绣花功夫在单位提升新活力,连续多年中心业务收入、门诊人次居天河区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榜首。工作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曾多次接受国家、省、市、区领导调研。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遵循PDCA质量控制循环原则,以评促进提升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带领中心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医院、广州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任职期间中心先后荣获“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单位(2019年全省14家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科医生规范化基层培养基地”“基层医疗机构呼吸规范化防诊治体系与能力建设优秀单位”“基层血管健康管理中心示范单位”“广州市青年文明号(战“疫”特别推荐集体)”“2020年度建设活力新天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通过省级评审为天河区第一家政府办社区医院,2022年创建“广州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023年成为广州市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基层站点单位。党支部先后荣获“广州市星级党支部”“天河区五星级党支部”荣誉称号。

(一)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智慧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组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首次创新“1+3+4”家庭医生服务智能模式,实现了1个精准(医群精准对接)、3个联合(医护联合、医医联合、医养联合)、4个支撑(人才支撑、信息化支撑、质量改进支撑、绩效考核支撑),签约居民享受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获得感明显提升。推动卫生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型,建立签约居民首诊、分级诊疗和全程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搭建签约服务交流平台。建立质量考核体系,通过激励机制“开关”,合理用好签约服务费,兑现履约待遇,80%用于家庭医生团队绩效分配,与签约数量、有效签约、服务效果挂钩,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对签约进行全面管理及综合评估,确保签约服务质量。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和方案,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服务新模式。该创新模式获得广州市卫健委认可,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大洋网、广州电视台、中国人口报均做了石牌家签新模式的相关采访和报道。2018年成功举办天河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滚雪球”培训班。2018年12月29日在中心开展“党心连民心,齐心创健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回访活动,辖区600多名签约居民参与了活动,评选出12名“最美签约居民”,通过发挥优秀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健康管理。2020年改造升级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区域,统一标准化,成立香港金牌家庭医生工作室,同时设置健康小屋,实现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二)科技赋能,提升信息建设水平。

一是引进全智能化“免疫接种系统”,疫苗由全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分配管理,实现智能冰箱核发疫苗、全程可追溯的接种新体验,运用“互联网+”对疫苗进行更加规范管理,让家长、接种人共同参与疫苗的全流程监督,进一步提升安全接种。二是强化智能云平台保障,通过进一步引入智能收费模块,提供诊间支付,打通就诊流程瓶颈。三是开发医生预约管理系统,实现了居民主动、便捷地预约签约家庭医生就诊。四是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与天河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立创新服务关系,以石牌街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为起点,构建辐射辖区老年人的医养模式,提供长期连续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签约服务。五是打造智能药房,分离中西药房,中药房引进中药颗粒智能配药系统,西药房拟引进智能药房,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系统保障中心门诊药品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实现药品闭环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全程可追溯,提升服务水平。

(三)以“治未病”为切入点,坚持社区中医药特色服务。

通过打造中医特色服务区,为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服务,并将中医中药融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各项工作中。2022年成立广州市三级名中医工作室,设立中医专家门诊,中医康复室开展针灸、推拿、拔火罐、穴位注射等16种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法,引进新康复治疗技术——冲击波治疗和DMS治疗,引进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新项目,同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药保健,特别是对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服务对象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对0-3岁小孩进行捏脊推拿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居民防病、治病的能力。2020年中药房改造升级后与中医服务合并一区,并建设中医药标本长廊,构建区域风格统一、中医药氛围浓厚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

三、夙夜在公,不负人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范育玲同志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带领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到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早出晚归、扎根“疫”线,临危不乱有序梳理工作思路,随时根据防控方案、政策各方面的变化调整疫情防控队伍,带领中心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三人小组、5间驻点酒店医学观察、社区及校园大规模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等工作。从运筹帷幄的统筹工作,到亲力亲为的细节把控,在抗疫的方方面面,她忙碌的身影未曾停过。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其作为党支部书记、党员突击队队长,带头做表率,亲自转送武汉籍发热病人到中山三院发热门诊诊治,迅速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尽管腰椎盘突出愈发严重,她仍一直咬牙坚持,直到年底因疼痛加剧,无法忍受,才住院进行脊柱镜下融合术。2021年,在广州疫情、南京疫情防控工作中,术后尚未康复的她,不顾腰椎酸痛,继续忘我地投入到夜以继日的战斗中,守好预检分诊第一道关卡,规范合理设置疫情防控区域(新冠门诊留观区、预检分诊区、发热诊室及核酸检测采样点),确保防控每一环节规范有序进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尽管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她仍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以来,广州疫情阶段性爆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核酸检测需求暴增,核酸检测队伍排长龙的问题,她总能第一时间亲临现场部署指挥,率先垂范,以行动为号令、以实干为准绳,带领团队攻破一个又一个防控难关。尽管大腿拉伤行动不便,她拄着拐杖也要亲自抓,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她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021年,在疫苗充足的情况下中心单日接种突破1000剂次;2022年,她一一说服心存顾虑的退休老职工接上新冠疫苗,还多渠道开展全民宣传动员,提高辖区居民新冠疫苗接种知晓率和接种意愿。在其带领下,中心防控工作得到学习强国、广州日报、南方plus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疫情期间,除了认真做好一切防控工作,范育玲同志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轮驱动,着力“小而精”“小而美”升级改造,不断优化中心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形成集签约、建档、体检、就诊于一体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做优“1+3+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立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暨互联网+儿童呼吸健康中心,建立广州市首个基层迈瑞标准化实验室。通过重整布局优化就诊环境及流程,丰富医疗服务内涵,架起党组织与群众的“连心桥”。同时,作为区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植根人民的优势,依法认真履职尽责,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她积极参加调研学习活动20余次,足迹遍布社区、学校、企业等。她倾听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详细记录、归纳整理并及时撰写议案、建议。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范育玲同志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促发展,以守护居民健康为首任,带领单位全体党员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敢于担当,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为老百姓服务,医疗、预防、抗疫一起抓,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城市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上的双重“网底”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把好社区卫生的“网底”功能,做让辖区居民安心、放心、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推荐理由】

范育玲同志立足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建并深化“1+3+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模式,以推进高品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在基层医疗服务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康复和预防接种等方面扩面提质,蹄疾步稳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在其带领下,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群众人次、服务能力梯次均排在同类机构天河首位、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范育玲同志是2022年度履职积极代表,2021年天河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度天河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三等奖,2016年度天河好人,多次获得区嘉奖、三等功。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