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详情

我用大青龙汤的故事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转载自:原创 2023年01月01日 17:57 2896 阅读

“我第一次用大青龙汤也是被逼的……”

儿子五岁那年放暑假的时候,跟着我在单位加班,当时天气很热,房间里开着空调,那天又买了很多冷饮。小孩子在房间里待不住,与另一个同事家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大中午一起跑到室外太阳下玩耍,一会儿又满头大汗地跑回空调房间里,背对着空调吹,结果没两天,两个孩子都突发高热,体温波动在39~40℃之间。

因为孩子小,也问不出详细症状,只见他面色不红,精神不太好,不出汗,手足不冷,食欲不好,也不主动要喝水,舌红赤。因为是夏天,我总是从暑热证、少阳证等考虑,结果用了四五天各种汤药,体温丝毫没有下降的意思,且出现心律不齐的现象,全家人都有点担心了。

“看来这次中医不灵了,要看西医去了。”我这么想。因为儿子从小生病都是用中药治疗的,没有因病打过一次针,输过一次液。

到了省人民医院,做了心电图,查了血常规,一切检查结果都正常。大夫给开了一瓶消炎药,药名忘记了,价格倒是记得,50元,1995年时这一小瓶药就50元,感觉挺贵的!

回家吃了2 d药,体温还是不降。同时,我发现,那天晚上洗澡,孩子突然对我说:“洗澡水怎么那么冷!”而事实上他平常洗澡水一定会调得比这次要低。

另外,他还没食欲,就拿他平时喜欢的饮料让他喝(不生病时是限量给的),本以为他会高兴,结果他说:“你们不要说话了好不好。”再者,发热后儿子晚上睡眠极不好。

“儿子竟是大青龙汤证!”

我心里很着急,晚上睡不着,半夜突然恍然大悟:嫌洗澡水冷,听别人说话都烦,这不就是“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证吗?!外有风寒、内有郁热,与儿子病前的原因完全吻合!

马上起床配药,好在家中备了很多常用中药,结果缺一味石膏,没办法,用了黄芩替代,处方:生麻黄6 g,桂枝6 g,杏仁10 g,黄芩10 g,炙甘草5 g,生姜5片,红枣4枚。煎好汤药,待温,叫儿子起床喝下,最多也就喝了100 mL。自己也不敢再睡,一旁观察,结果儿子中间一次没醒,一觉睡到天亮,估计药已对证,体温一定退了,一测,果然降到了36.5℃。激动得马上拿起电话通知我的同事(她的儿子体温也是一直不退),改用大青龙汤,也是1剂热退。

自此以后,才明白大青龙汤的方证,同时发现这种类型的发热并不少见,临床用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了。掌握的指征就是:发热,特别是高热不退,恶寒(小儿喜欢厚衣盖被),不出汗,面色暗,讨厌人多声音嘈杂,舌红,大便比平时偏干,或大便次数减少。虽然方中有麻黄、桂枝等辛温药,只要对证,夏天一样可以用。

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好寒温药的比例。我通常生麻黄、桂枝用量5~10 g,特别是麻黄,没有按原方的比例用;生石膏一般用30 g,杏仁用10 g。效果都还可以。

记得后来儿子六七岁时大夏天得了水痘,高热,浑身长满了水疱,但是不出汗,面色不红,舌红,其他汤药无效,最后还是用大青龙汤1剂热退。

2013年,南京老朋友的外孙女8岁,高热1周不退,电话问诊,符合大青龙汤方证,也是1剂热退。朋友拿了我的处方去问管床医生,问他为什么不开这个方,结果医生看了处方后回答说:“这个方子连我们主任都不敢用。”后来想想,要不是儿子发热的经历,我也不敢用。

“一服汗者,停后服”

因为方名中的一个“大”字,以及方后的一句话:“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把大家吓住了。其实,张仲景交代得很清楚:“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只要汗出恶风的发热不用,再减少麻黄的用量,安全性也就高了。

这个方剂曾经被南京的一个药物研究所看中,制成颗粒剂研究,单位同事感冒发热用后效果很好,大家都会要一些备用。结果有位研究人员六七岁的小女儿(皮肤白皙、文弱)发热,没有辨清指征自行用药,出现心率加快,自述“心口有一个小兔子在跳”,去西医院急诊处理后才得以解决。

另外,大青龙汤用后若睡眠变得深沉,说明药已对证;若用后失眠,通常不对证,当停用。用大青龙汤后,汗出热退,要“停后服”,若继续再服,确实有可能遇到仲景所说的“汗多”“遂虚”的情况,应当注意。

这也是前年儿子发热后用药的体会,当时一碗大青龙汤喝下后,汗出热退,感觉药很有效,扔掉可惜,于是3 h后又喝1碗,结果大汗出,心慌气短,冲服人参冲剂2包后缓解。

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史欣德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教你用《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2023年01月30日 16:03
11461 阅读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2023年01月24日 12:17
1526 阅读
经方调治肺科疾患3案
2023年01月09日 13:34
1942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