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诊疗 > 文章详情

中年妇女“冠心病”中隐伏的社会心理问题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转载自:原创 2023年01月23日 14:49 1042 阅读

冠心病虽也可见于中年妇女,但其患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而临床上,有发作性胸闷憋气等类似心绞痛的中年妇女则相当常见。其中不少患者心电图可见非特异性ST-T改变,因而往住被误诊为冠心病,但患者时常对治疗反应不佳。深入了解病情就能发现,其中隐伏着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医生应深刻认识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工作在社区的全科医生,更应充分发挥贴近和熟悉患者的优势,掌握并帮助解决其可能存在的这类问题。

从临床表现看,隐伏社会心理问题、易被误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常表情较忧虑或抑郁,症状呈持续性,但时轻时重,一般忙碌时可减轻,无事时反加重,常有叹息性呼吸;所述症状、性质、部位不一,左胸背可有压痛点。

工作压力

患者,女,45岁,因突发心前区憋闷于20:00时被送入急诊。心电图未见异常,但因不能排除极早期心肌梗死而留院,查血清酶,并静滴硝酸甘油。经一夜治疗观察,复查结果仍正常。细问病史,患者下午在工作中受了批评,心中十分委屈,刚回家又被丈夫训斥。述后患者大哭一场,随后情绪逐渐平静,症状消失。

情绪影响

例1

患者,女,37岁。因接到电脑比赛获奖通知,而突发手心出汗、心悸,呼吸急促、手指及口唇发麻,随即晕倒。急救中心医生来诊,未发现重要异常,认为与激动有关。又经2家心脏专科医院复查,也均未见异常。患者不放心,后经一位“名中医”诊视,称是“心脏病”,有可能是“心肌梗死”,且“一旦发生,半小时即可死亡”。患者即感特别紧张,夜不能眠,心悸不安,阵发多汗,不能工作。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紫绀,心率64次/分,律齐,无杂音;手心多汗,甲状腺不大,无杂音。给予谷维素、氯美扎酮。2周后复查,无异常发现,症状基本消失。实际上本例发病初为呼吸性碱中毒,其后为医源性情绪紧张。

例2

患者,女,49岁。2年来频发心悸、胸闷和心前区不适。曾于外院诊断为冠心病,但多方治疗无效。来我院心内科做系统检查,无冠心病证据。但患者仍不放心,再来就诊。患者表情焦虑,绝经已7年,更年期无类似症状,但近2年来突然频发。细问其发病规律,称在家从事各种劳动时均不发病,却仅于外出购物时发作,特别是路遇熟人与她聊天时就经常发病。原来,患者丈夫有冠心病,2年前在他院做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患者听说一部分人术后会再狭窄,故仍很担心,怕丈夫在家里发生意外无人知道。这就是她外出发病的原因。

家庭变故

例1

患者,女,52岁。半年来频发胸闷憋气被诊断为“冠心病”,于外院治疗无效。近来发作较重,尤以夜间为甚。经了解,患者为独生女,因要照顾父母而一直未婚。半年前,其父母相继去世,正值患者更年期。其后常感胸闷憋气,日轻夜重。曾有几次夜间发病,伴恐惧及濒死感,电话请女邻居前来帮助,准备去医院急诊。但邻居到后,因有人在身边说话,患者情绪逐渐安静平稳,并未用药,症状即明显减轻。

例2

患者,女,58岁。诉近几个月常于3:00左右醒来,感心悸,不能再入睡。患者表情忧虑,血压120/80 mm Hg,心率76次/分,心电图正常。自诉以往为文艺积极分子,但其丈夫于5年前去世后,患者感孤独,不愿与人接触。有医生给其开了氟西汀(百忧解),但因担心不良反应,恐不能停药而未服。我们告知她用药一段时期症状缓解后可以停药,建议其开始服用。

更年期

例1

患者,女,43岁。近几个月常感心悸出汗,已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故疑有冠心病。从事保安工作,常感责任重而精神紧张。5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手术。检查血压110/70 mm Hg,心率76次/分,心电图正常。述出汗过程为“突然一阵轰热,随即大汗,但很快消失”,且近来性交时有干燥感。最后解释其为更年期现象,心脏无疾患。

例2

患者,女,50岁。因夜间突发心悸、出汗,晕倒后半小时来急诊,检查血压90/60 mm Hg,心率120次/分,心电图除心率快外无其他异常。甲状腺不大,无杂音,无震颤。患者述“原在导弹发射基地工作,可能接触放射线”;38岁绝经,原因不明;现做行政工作;半年来常感心悸,多汗。初步诊断:更年期综合征可能性大,但应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妇女更年期时常有心血管症状,但上述2例均因故提前绝经,以致易被患者及医生忽视。

性生活问题

患者,女,51岁。1年前因功能性出血诊断为子宫肌瘤,行子宫及右卵巢切除术,术后常有胸闷憋气发作。曾做心脏科检查,但无异常发现,因患者就诊时表情忧虑,似有“隐情”,嘱其陪诊人员回避后,患者自述因听说性交时有突发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情况,而其丈夫也因亲眼见过妻子手术被取出的带血肌瘤子宫,很受刺激,故术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都有很大顾虑。看来,夫妻二人都存在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下疏通心理就至关重要。

医源性

例1

患者,女,51岁。诉低热、心悸1年,严重时感头晕。曾被诊断为“冠心病”,服用地奥心血康、复方丹参滴丸等药。夜间因症状加重来急诊,查心率缓慢,心电图有第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但值班医生未重视,一般处理后留观。次日来专科门诊,查血压110/70 mm Hg,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复查电图无传导阻滞。考虑诊断为心肌炎。予维生素C 0.2 g/次,3次/日,定期复查,并着重向患者及家属谈了休息的重要性。4周后复查,患者已无主诉不适,血压、心率、24小时心电监测均正常,表明病情稳定好转。

例2

患者,女,37岁。患者称有“医学专家组”来村“送医送药”,谓其脉微弱,血压很高(160/100 mm Hg),要求花200元买他们的药。患者不愿,未买。但其后胸部不适,气虚。问诊月经等情况一切正常,查血压100/70 mm Hg,心电图正常。告知无病,属心理反应。夫妻高兴而去。

其他疾病

例1

患者,女,30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来院急诊。血压90/60 mm Hg,心率108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轻度ST-T改变。急诊医生诊断为“冠心病”,嘱转诊心内科。再查发现其有明显的水平性眼球震颤,心电图正常。最后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

例2

患者,女,32岁。因心悸、胸闷、憋气最初被诊断为“冠心病”,但做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为阴性。追问病史,患者述其被在外地工作的丈夫传染了性病后,因对丈夫不信任,想离婚但又不放心孩子,故心情十分矛盾,逐渐出现上述症状。最后嘱其尽快去正规医院治疗性病。

以上2例诊断上的缺点是医生不重视病史、体格检查,仅凭主观推论,对青年女性轻易诊断冠心病,是原则性错误。

小结

从上述病例可知,心理因素的具体内容复杂多样。当其已发展成为患者就医的主要症状时,患者自身几乎都已难解脱。通过倾诉、宣泄,医生劝慰、排解,辅以镇静、解焦虑药物治疗,多能逐渐减轻。

作者

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    曾昭耆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不知道GDM?备战的孕妈要小心
2023年01月28日 16:34
1274 阅读
“潜规则”警示医务人员:当远离4种犯罪
2023年01月26日 18:07
1858 阅读
基层医生诊治甲亢十大误区
2023年01月26日 14:21
1120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