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诊疗 > 文章详情

从“六味地黄丸”看中医治疗的选方用药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转载自:原创 2023年01月10日 16:33 1585 阅读

“邓大夫,您给我开点六味地黄丸吃吧?”这是笔者进入临床后经常遇到的。就六味地黄丸的效果而言,笔者见到过服药得当、疗效显著的患者,但也有药不对证反使病情加重的,还遇到过试图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强身,但是服后却憋气难受,痛不欲生的。

那么,“六味地黄丸”到底该怎么吃?“有是证,用是药”,在医生指导下对证服用,不管内、外、妇、儿,只要证型完全一样,用药就可以完全一样,但是如果仅仅是患某种疾病,不管是内、外、妇、儿患者只要不对证,服用药物后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特别是没有病的人乱吃药更是“没病找病”。中医讲究“异病同治,同证同治”,但方是死的,人却是活的。

六味地黄丸的使用体会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是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原方,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

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

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泽泻渗湿泻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泻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

这个药方是“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补肾为主。

笔者处方六味地黄丸时并没有完全按照原方的药味、药量,都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味、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

临床的患者是活的,不会按照书上记载的方剂适应证去患病,所以,医生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肝、脾、肾施以适宜的补泻。

现代生活物质水平提高,辨证属实证的患者比较多。如过食海鲜、牛羊肉类食品导致湿热困于脾胃,虽然都是脾胃类疾病,但是病证不一样,守方的人若死守方,便会出现前文患者的不适感,这种现象多见于西医用中药方和患者自购药,如果遇到辨证需要泻肾为主的患者再按照原方滋阴补肾为主可能导致滋腻过多。

服用方法需要注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药丸大小如梧桐子,一般笔者会将丸剂改为汤剂,这样效果更直接,避免长时间服药。“空心”说的是服用方法:空腹服用。心、胸、胃通过经络相互交通联系,现代医学也认为,胃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在临床诊断中要将“烧心”胃脘部灼热和真心痛相区别。

是其证用其药,中病即止

不能乱服用药物,特别是本来身体属于平衡状态的人,除了不能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有人参、大黄、鹿茸等药物,补泻太过都有可能出现全身或局部问题,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一样的药物,只有对证了才能解决身体疾病问题。

笔者曾遇到一位脑梗死患者的家属,患者剩下的药,家属不想浪费,就把剩下的药喝了,笔者多次劝阻,她总说“没事,我们一家人,吃一桌饭”,结果喝不到半个月就脑出血住院了。

曾有广告说男人四十吃六味地黄丸可补肾壮阳,结果很多对医学无知的人开始盲目服用,服用不当当然会出现毒副作用,“药之效在医不在药,药之害在药不在医”。龙胆泻肝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是使用得当也就没有“龙胆泻肝丸”事件了。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使用得当中病即止,就不会谈“龙胆泻肝汤”色变。中药服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特别强调一句医生和患者该谨记的话“中病即止”,不可盲目地“巩固疗效”。

学会《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基本上就可以处方,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用心学会。医生用“心”看病,患者用“心”治病,能用心治疗患者的病痛那就是在用方。“法出于心”,来自于对前方的理解总结,太过拘泥将阻碍发展。

学医没有捷径可走,走捷径的人往往害己害人。哪个大医不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用药如用兵”,在这复杂多变的“病海”里面只要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临床,那开出来的药方就是医生所学会的方,这个方很可能不是书上所记载的。

中医治病“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表里同病,表病较急,先治表,里病较急,先治里,表病与里病处于相等的急缓,表里同治”。疾病变化多端,临证时需要医生知常达变,其中之“法”来源于医生的用“心”的学习和久积于“心”的经验总结。

作者

同仁医院中医科    邓叶清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老年人合理用药:关注生理特点
2023年01月26日 14:21
1990 阅读
一名白塞病患者的就诊经历及问题解答
2023年01月05日 17:24
5042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