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卫生 > 文章详情

如何让慢病人群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

原创

刘立红 2023年05月06日 17:07 1464 阅读

       慢性病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因此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当前我国慢病防治的重点内容是高血压、糖尿病。基层医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此类患者,而且存在着年轻化和发病率提高的迹象。但是从现在的慢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看,慢病患者普遍存在着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用药存在误区、管理和服药依从性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我们慢病防治的效果。

       从当前开展工作来看,大多是被动式管理,我们公卫人员耗费时间、费心口舌苦口婆心的去让他们配合管理、配合服药治疗,有时候甚至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下场。为什么本该患者自己最应该注重的健康却还要我们公卫人员去劝他们重视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好话说千遍不如事实一件

       杨大姐今年42岁,是李医生附近小区的居民,平常有个小毛病总是来找李医生看看,平常看病时李医生就给她测量了血压,一般都在150/90mmHg左右波动,平常也会发头晕,李医生劝她最好服用药物把血压控制下来,否则随着年龄增加血管硬化血压会更高,同时也要在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但是杨大姐不以为然,认为吃药不好。

       一天中午,杨大姐又匆匆忙满的来李医生这里,说头有些晕,要量一下血压。李医生让她静坐了一会一测量血压,和以前差不多。杨大姐和李医生说你给我开些降压药吧,李医生还有些奇怪怎么今天这么主动呢?杨大姐接着说,同厂的一个大姐才50岁,也是有高血压,但是没吃药,昨天忽然就发脑溢血去世了。李医生这才明白,平常怎么劝她都不吃药,原来是身边高血压病人发病死亡让她知道高血压不服药控制的危害。这真是好话千遍不如事实一件,不过她的教训建立在别人死亡基础上的,实在是代价太大了。

       让慢病患者主动管理自己更重要

       其实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任何事,主动积极的去做比消极被动的做效果都好。因此慢病管理也一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虽然慢病管理中公卫人员是管理者,慢病患者是被管理者,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调动慢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管理到积极主动参与管理自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管理自己呢?

       健康教育提高认识

        健康教育本身是公卫的一项重要任务,又对慢病患者的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健康教育开展的怎样,是否到位也是每年公卫考核的内容之一。健康教育是医务人员从正面知识给与教育为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认识到各种慢性病的危害,提高对慢病危害的认识。因此健康教育是“主战场”。当然健康教育不一定局限于本地居民面对面的教育,现代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在医疗机构、车站、养老机构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都可以投放宣传资料(循环播放视频、发放纸质宣传资料),各地卫健委可以利用微信、短信等有规律有目的的传送资料,让慢病人群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健康银行”可借鉴

       近年来一些地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健康银行”存折。居民每次主动完成一次公卫健康服务管理后,即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健康币,健康币可以兑换健康体检、健康礼品、医疗用品、中医治疗等免费的健康促进项目。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公卫健康服务管理中来,尤其对老年人、慢病居民有较大吸引力。对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对辖区慢病患者免费发药,吸引了慢病患者主动上门接受服务。每次领药既可以接受体检又能接受健康教育,逐渐让慢病患者意识到接受管理的重要性,以后即使服用的药物不是免费范畴也能主动来接受管理。当然这种做法需要地方财政支持,免费药物可以是价格较低疗效可靠的药物,比如常用的降压药、降糖药,实际上并不需要太高的费用。

       慢病管理小组可推广

       近年来,不少地方针对慢病患者成立了慢病管理小组。在某个小区成立一个以某种慢性病为主的小组,选举有一定经验和健康知识的人担任组长,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互相交流防病治病的经验,让慢病受害者现身说法,公卫人员和专家定时上课或者开展活动,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优秀者给予奖励。这种慢病患者自己管理自己的模式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极大地减轻了公卫人员的劳动量,比单纯公卫人员说教效果更好。

       据悉一些卫生服务中心将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管理,采用“住址就近”的原则,将糖尿病治疗方式相同或相似的病人分为一组,各小组由1名与组内病人治疗方式相同或相似的同伴负责。另外,采用小组专家意见自行编制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小组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治疗与控制效果面具有重要价值,具备广泛推广价值。

        家庭医生工作室让慢病患者更方便

        在慢病管理中,依从性差是令人头痛的事。慢病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如果离医疗机构较远就不愿去接受管理,如何拉近医疗机构和慢病患者的距离,让他们随时随地可以来接受管理就显得比较重要。不少地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道和居委会的支持下成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定期派中心人员或者公卫人员去为慢病患者服务,让慢病患者在本小区就可以接受管理,自然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家庭医生工作室可以拉近居民和家庭医生之间的距离,为辖区居民健康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通过医防融合,助力慢病防治工作。

        反面教材不容忽视

       不可否人,也有少数慢病患者思想比较顽固,信谣言却不听医生的。比如不少高血压患者不愿服药,认为吃药有依赖性;或者吃药依从性不高,头痛就吃两天,不痛就停止服药。不听医生告知的高血压的危害。像本文开头的杨大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但是这类人一旦看到身边有人因为高血压不控制出现意外的时候就会很担心,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一些因为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现身说法,或者以他们为真实案例来促使这些“顽固分子”改变思想,正视慢病管理,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慢病管理中来。

       总之,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慢病人群变被动管理到积极主动参与管理才是最好的办法。在公卫工作开展中,各地都创造性的开展了一些慢病管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应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作者:刘立红)

 

微信扫一扫
收藏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