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诊疗 > 文章详情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节选)(上)
中国社区医师官网 转载自:未知 2023年01月25日 16:28 1657 阅读

近年来,我国很多医院均建立了专门的雾化治疗中心,糖皮质激素(ICS)雾化吸入疗法也已成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但必须指出的是,ICS雾化吸入疗法也面临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①医务人员对ICS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认识不足,即便了解到雾化吸入疗法的优势,但对于如何选择药物以及如何配伍药物都存在着疑问;②如何选择合适的雾化设备,应用射流(压缩泵)雾化还是超声雾化也存在困扰;③如何根据不同疾病和病情宣传推广规范、合理的治疗理念,包括家庭雾化吸入的管理,以便使患儿更安全和获得更佳的疗效;④在不同儿科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婴幼儿喘息、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插管术中和术后等的治疗中,尚需对ICS雾化吸入的剂量、频次和疗程作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化。

鉴于此,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专家建议,经反复讨论和修改取得一致意见,于2011年首次制定了《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供广大的儿科临床医务人员参考和引用。时隔3年,由于临床推广和应用经验的积累,为了在临床上更恰当地使用ICS雾化吸入治疗,进一步提高其疗效,从而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服务,遂进行本次修订和再版。

ICS雾化吸入疗法基本概念

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首选的给药方法。采用吸入疗法时,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由于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

其中,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5 μm 的微粒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

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如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时,输出的药雾微粒呈不规则形状,更容易在下呼吸道内分布。

目前国内已有布地奈德混悬液和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可以用于儿童雾化吸入。雾化吸入ICS 主要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既可以作为医院内缓解急性期发作的主要治疗手段,也适用于家庭的长期控制治疗。

雾化吸入ICS 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按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包括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因此,哮喘的治疗也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快速缓解治疗和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控制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快速缓解治疗

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 哮喘急性发作可危及生命,即使原来是轻度间歇的哮喘或曾获得较为良好控制的哮喘患儿,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时必须尽早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进行快速缓解治疗。2012年版GINA指出,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吸入高剂量ICS,比单用支气管舒张剂能更有效控制急性症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用法和疗效 轻度哮喘急性发作时,在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联用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作为起始治疗,能更快速有效缓解急性期症状,起始治疗后按症状改善情况,可在4 h或6 h后重复给药,直到症状缓解。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时,相关指南推荐每20~30 min 1次,连用3次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作为第1 h起始治疗。目前研究显示,在第1h起始治疗中,联用高剂量、短时间间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每30分钟雾化吸入1次,连用3次)能与吸入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发挥协同作用,更快速有效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全身糖皮质激素使用,降低住院率,在非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可替代或部分替代全身用ICS。若患儿有明显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92%,则应及时给氧,雾化吸入治疗应以氧气作为驱动动力。如经第1 h起始治疗未达到明显缓解,应尽早加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危及生命哮喘急性发作必须起始治疗时即尽早使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第1 h起始治疗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可2~4 h重复1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急性期症状获得初步控制后可调至间隔6~8 h用药,2~3 d后逐渐过渡至间隔8~12 h用药,并建议继续维持该剂量治疗至少3~5 d(在门急诊)或5~7 d(在住院部),然后进入长期控制治疗。临床观察和研究显示,因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急诊或住院的患儿,在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应用全身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能更快速有效地缓解急性期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可能减少全身型ICS用量,缩短用药时间,从而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非急性发作期的长期控制治疗

哮喘长期控制治疗的原则 哮喘治疗是一个长程、规范、个体化的过程。GINA和我国2008年版指南均明确指出,为使患儿的哮喘症状获得完全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后应使用控制药物进行长程规范治疗,如ICS、白三烯调节剂等。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哮喘长期控制治疗的用法 急性期获得控制后进入长期控制治疗阶段,ICS是目前首选的哮喘长期控制药物。雾化吸入要求患者主动配合程度最低,因此哮喘儿童可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长期控制治疗,可用0.5~1 mg/d作为起始治疗剂量。启动起始治疗1~3个月后进行评估,如控制不良应考虑升级治疗,起始剂量为0.5 mg/d的患儿可将剂量上调至1 mg/d,而起始剂量为1 mg/d的患儿建议加用其他控制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进行联合治疗。升级治疗后至少4~6周应再次评估以指导方案的调整直至达到哮喘控制。如哮喘已达到控制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哮喘达到控制并维持至少3个月可考虑降级治疗,每次下调ICS剂量25%~50%至最低维持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最低维持剂量为0.25 mg/d。ICS下调至最低维持剂量哮喘症状仍能维持良好控制≥1年,可考虑停药。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先兆期的预先干预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急性喘息发作前常先有喷嚏、流涕等鼻部症状和明显咳嗽等先兆征象,出现先兆征象至急性喘息发作通常有约平均5 d的“机会窗”时间,在“机会窗”期间尽早给予吸入高剂量ICS进行预先干预,可有效预防后续可能发生的哮喘急性发作。

儿童哮喘国际共识也提到,出现感冒症状后吸入高剂量ICS 作为预先干预可能对哮喘急性发作有预防作用。在哮喘儿童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征象时可选用雾化吸入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预先干预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推荐的最佳剂量和疗程,可选用MIST研究中所采用的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2次/d,连用7 d的治疗方案。

微信扫一扫
收藏
相关阅读
安眠药,你选对了吗?
2023年01月26日 14:37
3665 阅读
专家谈:肿瘤患者如何改善营养状况?
2023年01月23日 17:00
802 阅读
再谈小儿发热如何选药
2023年01月17日 18:14
1230 阅读

评论

请先后发表评论~